女兔配什么属相最好
百度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民进党一名“立委”突然爆料“全台共有5000多名共谍”,试图通过渲染“红色威胁”来为陷入空前孤立的“总统”蔡英文“松绑”。

郑建妹在编排无人机群的飞行轨迹 许雅晶/摄
温州网讯 当千架无人机在夜空交织出“白鹿衔花”的3D光影,地面指挥中心的大屏上,无数光点正循着代码的轨迹精准跃动——这是郑建妹与她的算法在无声“指挥”,让上千架无人机在百米高空默契共舞,互不“打架”。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第七批新职业,“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师”名列其中,记者带你走进他们的故事。
每架无人机都有“专属舞步”
“每架无人机都有独立编号,就像舞台上的舞者各有站位。我的工作就是给它们写好‘舞步脚本’,确保谁都不踩谁的脚。”7月30日,记者来到浙江御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时,90后“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师”郑建妹正用电脑构建无人机群的飞行路径。
在她的操作下,无人机缩小成屏幕上一个个“小球”,每个球都有独立编号,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三维坐标系中,沿着由代码精确编排的轨迹有序移动,仿佛一场空中芭蕾。
作为这场“空中舞蹈”的总导演,郑建妹投身低空经济领域已两年有余。2023年,她从一名平面设计师成功转型,自学无人机编程与控制技术,从此将画布从纸面搬上了天空,以代码为笔,以夜空为幕,绘就立体光影艺术。
与传统平面设计不同,“空中作画”讲究起笔精准、布局严谨。郑建妹介绍,策划一场无人机表演,第一步是实地勘测,包括测量场地范围、识别周边障碍物、评估电磁信号环境等,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定点”。
这个“点”,正是无人机集群升空后的“最低点”,也是整个编队飞行的“起准点”,决定了后续所有动作的空间坐标与安全高度,堪称空中舞步的“第一落脚处”,一般在距离地面30-50米处。
路径误差控制在0.1米内
确定好最低点,就要开始根据设计图案设置路径。
与平面设计的静态呈现不同,无人机表演是动态的艺术,核心在于“飞得安全、动得精准”。郑建妹强调,重中之重是确保飞行过程中的安全避障,杜绝“撞机”风险。“我们一般要提前设置好距离参数,每台无人机在飞行时间隔不能超过1.6米,同时考虑动态和风力等外部因素,把误差控制在0.1米内,确保无人机表演‘不擦边’。”
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追求视觉美感同样关键。不仅要明确无人机“飞到哪里”,更要精确控制“何时起飞”“以何种速度飞行”“如何转弯过渡”。郑建妹举例说,去年在温州马拉松赛事上的表演中,为了呈现一个“奔跑的人”形象,她反复调整了数十次手部与脚部的动作轨迹,才让人跑起来“不死板”。
在编程过程中,郑建妹还常常遇到无人机不够的问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场普通的表演一般需要300架无人机以上,呈现复杂图形则要求更多,而现实中,受限于成本控制,她时常面临“想法丰满、机群有限”的窘境,不得不反复优化编排,尽量用有限的“舞者”演绎精彩。
万全准备还得“天公作美”
在郑建妹看来,无人机群表演,正印证了那句老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即便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和编程工作,最终能否顺利进行,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她解释说,无人机对气象条件极为敏感。例如,在雨天、强风或大雾导致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无人机都无法正常起飞。她回忆道,去年在青田的一次表演就因突如其来的降雨,所有无人机不得不遗憾地返回基地。还有一次在平阳的演出,由于风力突然增强,整个团队被迫等待了两个小时,直至气象条件稍微好转才得以执行表演计划。
面对不可控的自然因素,郑建妹和她的团队能做的,唯有“尽人事”,她告诉记者,团队通常会提前一天抵达现场进行试飞调试;演出当天,则要提前五六个小时进场,完成无人机的布阵、信号塔架设、塔台部署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每一步都容不得丝毫疏忽。
“最关键的,是确保每架无人机‘通电’。”她强调,这里的“通电”不仅指电池电量充足,更意味着通信信号必须稳定在线,防止飞行中出现“失联”或“掉队”。“我们曾遇到过一次情况,一架无人机始终无法连接控制信号,即便更换了备用机和电池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放弃让它参与表演。”她坦言,哪怕只是一架“缺席”,也可能影响整体画面的完整性,因此,万全准备,是应对“天意”最大的底气。
技术与全局把控的完美结合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师的诞生,折射出低空经济产业升级的深层逻辑。
“从业两年来,我明显感受到公众对无人机表演的接受度和喜爱度在不断提升。”郑建妹表示,“过去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个‘科技噱头’,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品牌已将其视为一种融合科技感与艺术性的新型传播载体。”
“过去无人机是单兵作战,现在千架集群表演、协同配送已成为常态。”浙江御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比喻道,“就像从驾驶轿车突然要调度火车,必须有专业的空中指挥”。
而“空中指挥”绝非简单的“飞手升级”。他指出,与专注操作技术的普通飞手不同,规划员需要统筹全局,“数百架无人机同时升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风险,这需要技术与全局把控能力的完美结合。”
为应对产业需求,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装备学院已开设无人机群编程课程,目前已有5-10名规划师走向工作岗位。学院负责人表示:“这个职业需要兼具编程思维与艺术感知,我们的课程特别融入了动态图形设计、空间算法优化等内容。”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于去年开设低空经济学院,将无人机飞行规划课程延伸至城市治理、物流配送、应急响应、文旅策划等多个领域。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一位90后“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师”的酷炫绝技
千架无人机共舞是如何做到不打架的
记者:许雅晶 受访者供图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八大举措诚意满满 温州暑期促消费活动上新了
社会07-30
-
赛事演艺新热点迸发 温州新老场景叠加点燃消费热情
社会07-30
-
温州首家国企运营医养结合康养机构揭牌!预计8月投用
社会07-30
-
从扎根“大红门”到跨越“大国门” 十万温商闯京城
社会07-30
-
温州园博会嘉兴园开工!浙山浙水展园已全面施工
社会07-30
-
汉风作序·山水成章 一园写意徐州风骨
社会07-30
-
城镇化率达99%的龙湾 “共富”探索的路子有点不一样
社会07-30
-
灵感来自何处?技艺怎么磨炼?名家揭晓非遗宝贝的“创作密码”
社会07-30
-
志愿者们用12年寻访 留存抗战老兵的铁血记忆
社会07-30
-
新疆一新生儿出生不能进食 温州医生跨越万里开展手术
社会07-30